人力資源
【員工分享】讀7月推薦文章——《德魯克:什么是有效的決策》 隨想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
發布日期:2017-07-31 |
作者:myfox |
分享:
|
閑暇是一段美好的時光,隨手點開集團微信翻閱,不經意間被讀·道丨7月推薦文章——《德魯克:什么是有效的決策》里的內容所吸引,文章告訴我們假裝努力從而感動自己是非常可怕的,有時候它甚至比不努力更可怕,因為他讓別人連去喚醒你、啟發你的機會都沒有這樣一個道理。
文章從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做了不少,用心太少;用心做了,堅持不夠;堅持夠了,創新匱乏等方面循序漸進的對主題進行了論述。對于文章所述內容我認為關鍵是一個“偽”字要不得。
現實生活中也是“偽”產品層出不窮,例如:生肉市場上的注水肉、糧油市場上的假五常、古玩市場上的仿制品、生活中的偽君子等。“偽”的背后是“利”之所趨,一切皆因利起,屬主觀因素。我們工作中也有“偽”現象存在,偽加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為職場人我認為有必要對此現象進行進行剖析和揭露。重慶晨報公眾調查中心聯合大渝網,對1876位職場人展開的在線調查顯示,半數職場人(51%)發現身邊不少人在“偽加班”。 本次調查中,93%的受訪職場人坦言平日會加班;其中,四成人“經常”加班。問及“加班原因”,23%的人承認自己是在“偽加班”。其表演形式為:一是給領導“看”。領導在自己在,領導不在比誰都“閃”得快;二是工作“留一手”。白天工作“混日子”,晚上加班“裝樣子”。三是加班“消遣”。借加班之名,行“消遣”之樂。寫材料、鉆業務、研文件一樣不做,打游戲、看電影、讀小說樣樣精通。四是“陪綁式”加班。陪領導加班、陪同事加班,其實自己無需加班,但不陪顯得不敬業、不積極,不知不覺就被“捆綁”進加班隊伍。為何如此?主要是缺乏自信心,以此想要掙表現,得到領導的肯定,為日后加薪升遷做鋪墊。我對此類現象表示深惡痛絕!
《人民日報》近期刊登了任仲然的文章《加班是一種壞的工作方式》,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加班的三大壞處:一是造成工作混亂無序,致使邊際效益遞減;二是付出的社會成本很高,既傷害了個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了家庭和睦;三是加班干出來的活,廢品次品多,質量難以保證。我認為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正常”加班,更要杜絕“偽”加班。只有減少了不必要的加班,才能讓“偽”加班者無處遁形。
如何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正常”加班呢?再回到文章,仔細研讀,便一下子豁然了。審視一下我們的工作中是否有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做了不少,用心太少;用心做了,堅持不夠;堅持夠了,創新匱乏這些影響工作效率的現象。只有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才是解決加班的根本出路,我們的企業理念“精準快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山西好醫生 安樹平)
相關新聞
2016-03-31
江油踏青
2022-11-01
【員工分享】抗擊疫情——這是他的力量
2020-04-28
【員工分享】又一年春暖花開
2018-02-26
【員工分享】公司需要什么樣的會計
2023-06-05
【員工分享】奮斗美好生活
2025-09-16
以“當家人”心思管好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