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中國經濟網】耿福能:做大做響中國醫藥品牌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
發布日期:2018-03-15 |
作者:myfox |
分享:
|
2018年3月14日(星期三)18:00,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做客中國經濟網在線訪談兩會特別節目,圍繞做大做響中國醫藥品牌與網友進行交流。
談中醫藥走出國門:要建立自己的標準
中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如何讓中藥走出國門成為當前中醫藥產業熱議的話題。
耿福能說,中藥走出去,要走好分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我們國家日益地強大,中華文化讓世界逐漸地了解,這就是中醫藥走出去的先決條件。第二個方面,在這個條件之下我們的中藥要走出去,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需要加大科研投入。第三個方面,我們要建立自己的標準,如果按照西方的標準、西方的思路那是走不出去的。
“比如說某些中醫藥里邊有毒性,我們正在與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討論,在安全性、毒性方面的界定。此外,我們應該有一個生命的親和性的篩選和研究。”耿福能提到,他們正在選兩年、三年生命周期的動物模型,讓這些動物一直吃中藥,來了解中藥對它們的生命是否有影響,對哪些器官有影響。
談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建立完整產業鏈 避免市場無序競爭
當前,中藥產業在發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一方面不少野生中藥品種面臨瀕危,另一方面是種植產能過剩,導致中藥材價格大跌。同時中藥質量不可控,市場混亂。
“有些種的多了,賣不出去,有些種的少了,價格就上來了,尤其是有一些稀缺藥品價格非常高,質量不穩定,供需之間沒有達成默契,所以只有建成完整的產業鏈,形成有序的市場規則,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耿福能這樣解釋。
他提到,如果藥材完全靠從市場采購,就會造成不了解原料來源,不了解藥材種植和生產情況的問題,導致市場無序。
因此,在開發野生藥材時,應該注意保護野生資源,讓它能夠持續為醫藥事業服務。而對于可種植的藥材,要形成優質的種子資源,“要在田地里面把第一車間建起來”。耿福能說。
他還表示,在種植、科研、生產、銷售全鏈條環節,必須以學術推廣為主,尤其是市場銷售環節。
“我們公司有兩個品種,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全產業鏈,從養殖、種植再到生產的過程,完全可控,這樣我們的品質就可以控制。再過幾年,有可能這種市場無序競爭的現象就能夠避免。”他舉例說到。
談發展中醫診所:解決“小病大治”問題
“《中醫藥法》確定了中國人的醫藥幾十年來都在為老百姓服務,這對行業的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但是,中醫藥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來促進。”提到《中醫藥法》的出臺實施,耿福能認為,它對行業的促進有很大幫助。
在此之前他注意到,老百姓無論得了大病小病都會去醫院。醫生為了明確責任,會讓患者做徹底的檢查,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檢查是不必要的,這給患者就醫帶來了麻煩。為此,耿福能提出要大力發展中醫診所。
“中醫診所如果開得多,并且開在社區門口,同時配備高年資醫生,就可以避免老百姓到大醫院‘小病大治’的現象。”耿福能提到,中醫診所問診流程相對簡便,全科醫生把脈后很快就能開副中藥解決問題。
耿福能還希望國家能夠支持大醫院的醫生出來開建診所,醫生個人投資一部分,政府支持投資貸款一部分。診所建的越多,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等一系列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他認為,這對醫療衛生的管理也會有所幫助。
談中醫藥傳承:定義不清是最大阻礙
耿福能提到,中醫藥在我們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但人們對中醫藥的定義不清,成為對中醫藥傳承工作的阻礙。
“中醫藥是中國人的醫藥,是中華民族的醫藥。”耿福能介紹,中醫藥是世界上非常完整的一個醫藥體系。它既包括《易經》、《黃帝內經》等中體現出的哲學思想,又包括《傷寒病》、《金匱要略》等醫學典籍,同時還包括了刮痧、拔火罐、推拿等實際技術,是完整的一門醫學體系。
耿福能表示,和西方醫學相比,中醫藥還包含保健和養生的理念、理論,這就使中醫藥的內涵和外延相對來說更加完整。因此他認為,“中醫藥是很值得我們自豪的”。
來源:http://www.ce.cn/cysc/ztpd/2018/lh/gfn//index_21127.shtml
相關新聞
2018-08-08
【中國醫藥報】好醫生:三十二載求卓越 一以貫之踐初心
2022-10-20
【涼山日報】布拖:附子花開幸福來
2020-02-11
【四川在線】“商居聯盟”升級“防疫聯盟”齊心共筑防疫安全墻
2018-07-17
【醫藥經濟報】讓我們共識:品牌是企業的寶貴財富
2014-03-12
守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魂”
2023-01-30
【人民網】百家企業談信心|好醫生集團耿福能:中醫藥不僅大有可為,并且大有作為